博大 厚重 睿智 卓越
勤勉严谨 和谐进取
博学求是 笃行自强
复杂搜索
您目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李玉英:生态修复渠首“美容”
                                                                                                                  本报记者 孟新生
        作为梅拉伦达大学访问学者,李玉英博士今年本应在瑞典度过。她在那里参与了欧洲废弃物资源化课题研究,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艾瑞克是她同事。
        当艾瑞克得知李博士正致力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保护事业,目前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和水域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研究,并颇具成效后,艾瑞克5月底来到南阳,来到了李博士工作的南阳师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师院坐落于卧龙岗上,记者几次造访,均因李博士工作太忙未能如愿谋面,这不由让笔者想起当年三顾茅庐的典故,终于接到李博士接受访谈的电话,见面地点就在她工作的实验室。
        走进南阳师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验室,只见几架书柜,各种实验仪器布满了整个房间,学生们步履匆匆地出入其中……“这就是我的实验室兼办公室!”李博士介绍道。接着,李博士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娓娓道来。
                                                                                                                    以生物学视角监测水质
        与传统的理化监测不同,李博士是通过观测水体中各种藻类、叶绿素含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来判定水质受污染情况的。
        从2003年到南阳师院工作以来,她就从独特的生物学视角监测着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理化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反映水环境污染的状况,生物监测则反映了环境污染的后果,具有直观、综合、先导的特点。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水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都不再单纯依赖于水化学指标,而是水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并重,生物学信息已成为上述国家水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成分并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听起来神秘而又枯燥的工作,对李玉英博士来讲既是工作常态,更是一种责任。
        2004年至2008年,李玉英博士所在的课题组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渠首(陶岔)、库心(小太平洋)、大石桥(丹江入库上游)和丹江口坝上共4个采样站进行了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的连续生物监测与理化监测;2010年~2012年,课题组在丹江口水库库体、典型库湾及其典型支流设16个监测站做了全方位、较系统的水生态调查研究。根据监测数据,李玉英博士从生物学角度判定水质状况和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从微生物学角度判定水质的状况及污染的可能来源。
        数据显示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荷重、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丹江口入库支流和局部库湾水质不够理想。
                                                                                                                      以生态学手法修复环境
        水质监测是手段,山清水秀是目的。
        治理水土流失,构建复合生态系统,由此净化水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这就是李玉英博士研究的课题——国家外国专家局“丹江口水库库区消落地香根草种植试验研究与管理”和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香根草根深棵高,生长繁殖快,对大气中的氮有很强的吸附功能,耐干旱耐贫瘠,因此,种植香根草既可以摒弃化学肥料,又能很好地防风固沙,是进行生态修复的理想物种。但香根草原本是一种热带植物,在长江以北从未有过存活记录。
        课题组调用多种资源,驯化繁育出了耐寒品种,在淅川县马蹬镇白雁滩建立香根草科技示范基地,进行规模种植,取得了成功。不仅如此,课题组种植的香根草还经受住了2010年的罕见洪水考验,创造了在浅水区存活6个多月的记录。
        看到原本寸草不生的荒滩上长满一人多深的香根草,李博士由衷地感到欣慰。虽然,种草只是进行生态修复的第一步,但她的梦想已经启程。
                                                                                                                      以大农业情怀构筑梦想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利用,是李玉英博士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以香根草为例,收割后的香根草可以制作成颗粒饲料,是獭兔的最爱,在宛城区进行过成功尝试;粉碎后的香根草还可以取代段木栽培技术,成为袋料香菇的生产原料,在西峡,这种质优价廉的原料深得菇农青睐;在制作沼气的试验中,香根草同样表现不俗,其沼气产出量高于国际公认的能源植物柳枝稷。
        在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由此做成生态产业。李博士认为,这样的生态学研究才更具生命力,也是循环农业的研究方向。
        李玉英博士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运用生态工程的方法,构建一个复合型生态系统——近水打造生态河床,近陆种植挺水植物,山坡上进行固土绿化,形成林、灌、草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李玉英博士规划的有香根草、中药材、木本油桐、耐水灌木等,整套方案既是一个生态修复系统,又是一个立体高效农业基地。
        这样一个系统一旦实施,并大规模推广,必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李博士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目前她需要的仅是一座荒山,而回馈给我们的将是生机盎然、满目青翠的大地。3
        链接地址:http://epaper.01ny.cn/http_rb/html/2014-06/04/content_121502.htm
党委宣传部
2014/6/4

上一篇:《河南日报》:南阳师院 把群众路线精神送到田间地头

下一篇:《南阳日报》:南阳师院与二连浩特市签署教育联盟合作协议

展开关闭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