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 厚重 睿智 卓越
勤勉严谨 和谐进取
博学求是 笃行自强
复杂搜索
您目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河南日报》2015年5月12日第15版
                                                                          □南阳观察记者 李铮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杨洋 王铁红 实习生 李青青
        “渔翁垂钓,樵夫登高,农夫耕种禾田苗,读书人十年寒窗把心操……”5月8日,在248cc永利集团官网线路音乐学院,师生们弹起三弦,奏响古筝,拉响二胡,沉醉在南阳大调曲《渔樵耕读》的别致韵味中……
        “以大调曲、板头曲为代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通俗易懂、好听易学,而且饱含传统文化精粹,被视为艺术瑰宝。但因其靠口传手授方式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面临濒危的境地。”南阳师院党委书记黄荣杰说,2009年,板头曲和大调曲开始走进大学课堂,作为高校,我们主动担负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的重任。
                                                                                                                      与濒危“非遗”“争分夺秒”
        宋光生,今年75岁,南阳师院客座教授,是河南板头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5月8日,还不到早上6点钟,宋光生就从邓州市坐上公共汽车,一路颠簸到学校。见到记者,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只恨自己年纪大了,体力一天不如一天,真想多活几年,把大调曲的精髓全部教给学生们。”
        宋先生回忆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每到傍晚,一棵大树下,三三两两的人端着碗,围成圈一起听曲儿。艺人们不化妆,也不穿戏服,不收任何费用,他们充满韵味的唱腔给大伙儿清苦的日子平添不少欢乐。但好景不长。随着文革的到来,在“反四旧”浪潮中,一盘盘珍贵的录音磁带,一本本记载曲谱的书,毁的毁,烧的烧,大调曲、板头曲遭遇“寒冬”。上世纪80年代,平反冤假错案以后,传统曲艺逐渐有了“呼吸”的空间,但恰逢港台流行音乐铺天盖地充斥大陆,传统文化遗产再次被时代抛弃。
        如今,在南阳地区能弹唱大调曲、板头曲的老艺人不足百人,且都是65岁到85岁之间的老人。“更让人担忧的是,各人会的段子不一,有可能因为一个老艺人的去世,一首曲子就意味着永久失传。”南阳师院音乐学院院长何军不无忧虑。
        “几乎跑遍南阳市所有县区,现存磁带100多盒,单是录音机就用坏了十几个。”宋光生说,为了将大调曲传承下去,自己甚至很“下作”:只要有人愿意学,不但不收学费,还自费买录音机,连同录有唱段的磁带无偿送给弟子。
        “唱了一辈子,这一生都陷在痴迷的漩涡里。”今年已86岁高龄的黄天锡,是南阳师院聘请的另一个“非遗”传人。他因为视网膜脱落,早些年,看东西就已经模糊不清,而且走路也一颠一颠的。
        但即便如此,5年前,接到南阳师院的聘书,听说可以把大调曲搬上课堂,已是耄耋之年的黄天锡高兴得像个孩子。
        “黄老师年龄大了,为不耽误给同学们上课,把课堂搬到他家里去,一周四节课,风雨无阻。”音乐学院大四学生刘晶晶说,虽然上课条件比较简陋,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都是满满的。
        “尽管大调曲和板头曲已走进南阳师院课堂,但青年一代爱听的人还是太少了,单靠一个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黄天锡说,他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不停录唱段、请人记谱,只怕这些濒危的曲目彻底失传了。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南阳师院音乐学院冯建志教授,是中原曲艺研究基地副主任。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是2009年8月,正值酷夏时节,他和音乐学院几位老师带着四名学生,驱车来到唐河,欲录制三弦书《狮子楼》。
        等到了,才听说,因为一位老人出殡,唐河曲艺团将在唐河城郊表演。追到村里一看,台子搭在高粱地里。围观的群众觉得很新鲜,一边是艺人们汗流浃背演唱,一边是音乐学院老师们跑前跑后录制,衣服都湿透了,顾不得喝口水……
        了解情况的人说,南阳师院音乐学院的老师们也是蛮拼的。这群可爱的老师们看到南阳地方曲艺式微,寝食难安,从2009年开始,他们就利用课余时间下基层采风收集资料,想在年迈的老艺人去世前多抢救些唱段唱腔。这其中有音乐学院的何军院长、冯建志教授等。
        每每,何军和冯建志一听说哪里还有唱曲的老艺人,便扛着小摄像机奔过去。常常是在田间地头,老艺人们在享用完一顿两位教授招待的小酒后,便开唱,而抢录下来的唱段则成了两个教授最宝贵的资料。
        没有节假日,从不言苦和累,音乐学院这群老师们在与即将濒危的地方曲艺赛跑——
        就在2009年,南阳大调曲和板头曲进入南阳师院课堂;
        文化部中原曲艺研究基地在南阳师院挂牌成立;
        吴金宝教授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曲艺信息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研究》被批准立项,目前数据库已经收集专业电子书6000多册、电子论文3000多篇、音像资料6500多个小时、乐谱6000多页、曲艺曲种信息资料图片300多页。
        2010年,南阳师院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为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之一。
        ……
        正所谓“天道酬勤”。在2011年河南板头曲教学音乐会上,由音乐学院80多名师生合奏的板头曲《高山流水》,以宏大场面和精湛的演技震惊四座,南阳师院客座教授、河南省“非遗”传承人张嘉华老泪纵横,他带着哭腔说:“板头曲后继有人了!”
        据何军介绍,除了每年一届“非遗”展演周,自2012年起,南阳师院都会举办“南阳大调曲艺术节”,邀请河南省各市县的民间老艺人前来“以曲会友,传承文化”,以原生态的地方曲感染年轻一代的老师学生。
        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论坛”,南阳师院至今已举办讲座13场,听众人数达6000多人。
                                                                                                                        “活性传承”的魅力效应
        “音乐会、‘非遗’展演、‘非遗’教学论坛……学院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同学们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长期耳濡目染影响下,喜爱大调曲、板头曲的学生越来越多。”音乐学院讲师王莹深有感触地说,对以板头曲、大调曲为代表的“非遗”来说,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活性传承”。
        “大调曲、板头曲这些地方曲艺神韵和唱腔,绝不是流行音乐所能媲美的,可能有人觉得很奇葩,但我觉得这是大学生的另类时尚。”音乐学院大三学生杨文起说。
        这个21岁的阳光男孩羞涩地说,作为一个外省学生,刚入学接触大调曲,觉得很“难听”,后来在课堂上,老师反复演奏,让同学们反复品味经典唱段,慢慢就因迷恋而无法自拔了。
        “大调曲和板头曲都属于地方曲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南阳地方语言的放大,依附于南阳文化。”冯建志说。
        音乐学院学生巩亚萍是山东潍坊人。对于她来说,学大调曲,难在说一口地道的南阳方言。课余,她拉着本地的学生咬文嚼字,让大家帮她纠错。不到半年,巩亚萍的大调曲唱得有声有色了。巩亚萍说,她要把自己学的大调曲带回山东老家去,让更多家乡人领略南阳地方曲艺神韵。
        “学习大调曲和板头曲,最难的是韵味的传达,我们让学生反复听名家曲目,先学唱再学弹,有些滑音、颤音要一遍遍纠正。”南阳师院音乐学院教授刘阳有自己的“绝招”,她让学生把手放在琴弦上,通过老师的弹奏,让学生切身感受琴弦是如何动的。从2009年任教起,她带了五届毕业生,跟她学习板头曲的学生达300人之多。
        现在在浙江音乐学院读研究生的周李清,是南阳师院音乐学院2009级学生,入学后,被大调曲的优美吸引,他想试试学三弦。室友们都笑话他土气,再加上三弦入门较难,周李清一度想过放弃。音乐学院的老师发现后,从地方曲艺传承的不易到弹三弦人的稀缺谈起,轮番给小周做工作。
        坚持了,陶醉了,周李清最终爱上了三弦,爱上了板头曲,他的室友受他的感染,也慢慢喜欢曾一度看不起的民间曲艺来。2013年,研究生面试时,因为一首板头曲《高山流水》,让周李清脱颖而出。
        时至今日,南阳师院已有1000多名学子学习了南阳大调曲和板头曲,《雪中红梅》获得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黛玉葬花》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曲艺大赛中获入围奖,板头曲《和番》荣获2014年全国民族器乐比赛特别奖,一大批优秀的曲艺人才从这里诞生。
        南阳师院党委副书记刘明阁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248cc永利集团官网线路率先把地方戏曲作为一门课程引进大学课堂,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具有‘种子’的作用。”
                                                                                                                          ■记者手记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大调曲和板头曲为代表的“非遗”,正面临着濒危的困境。
        在南阳师院,记者看到了信心和希望,他们不但把“非遗”搬上课堂,同时还通过录制的方式与濒危曲艺进行赛跑。
        一场又一场的展演,一个又一个的奖项……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传承,无疑是对“非遗”最有力的保护。
        像宋光生、黄天锡这样深情的民间艺人,他们心甘情愿为大调曲和板头曲的传承付出毕生深情。但正如他们所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希望更多人来关注,希望社会能给予一方舞台,让中国传统曲艺的神韵和魅力感染更多人,让更多人享受到它的美。
        南阳师院音乐学院院长何军说:“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他认为,随着时代进步,在当时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中国传统曲艺,只有不断加入现代元素,才能走得更远。
        
党委宣传部
2015/5/12

上一篇:校长王利亚深入课堂检查教学工作

下一篇:永利官网举行网络安全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报告会

展开关闭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