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 厚重 睿智 卓越
勤勉严谨 和谐进取
博学求是 笃行自强
复杂搜索
您目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1.jpg

  

1.jpg
                                                                                                      

名师心声:保持兴趣是科学研究是最终动力。

本报记者  张苗苗  通讯员  郭海玉摄

在南阳师院众多科研领军人物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姚伦广教授堪称一颗“耀眼的星”。

他精心育人、潜心科研,用知识点燃学生的激情,让科研精神扎根学生心中,带领他们冲破学习科研道路上的迷雾,从而感受生命科学的魅力。

谈起自己的教学和专业,姚伦广儒雅的谈吐气质难掩高涨的热情。2008年,在英国洛桑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后,老家湖南的姚伦广来到南阳师院执教。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昆虫生物技术研究,包括昆虫病毒与宿主相互关系、高效病毒表达系统、转基因昆虫与新型昆虫生物反应器的构建与应用等方面。

三尺讲台育桃李

课堂上的姚伦广机智幽默,知道如何“抓住”学生的耳朵。

他为学生讲授过《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疫苗工程》等课程。在他看来,开学的第一堂课最关键。他往往通过讲解绪论,把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到学科的意义,从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姚伦广说,每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的。老师除了向学生展现学科的闪光点外,还要挖掘出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所在,讲知识,讲原理,讲应用,让学生听了恍然大悟,学有所得,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习的乐趣,也增进了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学以致用,方为为学之道。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外,姚伦广还很重视实践教学,不仅带领学生做实验,还手把手教学生操作。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近距离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姚伦广说 “看到学生们得到锻炼成长,甚至超越自己,是最开心的事!”而学生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跟随他做研究的学生,大部分读了博士。但不管在哪里,他们都能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很多已经成为技术骨干,甚至是业界翘楚。

严谨执著做科研

生命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姚伦广说,了解生命形成的规律,探索对生命体改造利用的最大可能性是生命科学的重要范畴。现在的生物科技非常发达,应用也非常广泛,不管是运用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基因图谱比对技术,还是医疗科技,都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

实验是科研创新的必经之路。在进行科研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反复不断地验证结果和数据,需要不破不立的坚韧与执著,也需要不断挑战的勇气与耐心。“实验失败是难免的,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有时要进行三次,甚至更多……”面对失败,姚伦广从不轻言放弃,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与专注,对事物真相和本质的探究,让他甘愿在实验室里品尝科研的苦与乐,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他的学术成果丰富,在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方面、基因工程疫苗方面造诣颇深。到目前,他共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I论文21篇;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6项省部级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编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因工程》第一、第二版。

作为学科的带头人和两个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姚伦广十分注重吸引人才参与团队合作。

现在,姚伦广所在的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昆虫生物反应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共有科研人员25人,包括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2014年,这一团队被河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昆虫生物反应器创新团队”。

服务社会作贡献

在南阳师院的昆虫生物反应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里,有很多蚕宝宝——它们是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对象。姚伦广告诉记者,每一只蚕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对蚕的研究,可以生产出疫苗、蛋白质、药物制成品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南阳桑蚕资源丰富,姚伦广所在的科研团队正是看重这一地域的特点和优势,致力于新型多基因表达家蚕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提升我市乃至全省养蚕业的经济价值。

姚伦广和他的团队还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他们与河南省蚕业科学院、云阳蚕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家蚕、柞蚕的饲养技术、品质改良、药物开发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协助解决蚕品种资源保护及产品深度开发。为宛西制药、普康集团、天冠集团、牧原公司、南阳昶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图生物公司等企业以人才交流、项目合作、技术顾问、人员培训的形式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他们在宠物重要传染病和猪的重要传染病等疫病诊断试剂盒研制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开发了一系列动物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为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纵有光环重重,姚伦广依然甘于寂寞,坚守学术的纯真。耐心育人、严谨治学、耕耘不辍,是他的为师之道,也被他视作为人之本。

        链接地址: http://epaper.01ny.cn/http_rb/html/2015-06/03/content_203488.htm

党委宣传部
2015/6/3

上一篇:《光明日报》:找准结合点 校园更文明

下一篇:永利官网杰出校友王鹏飞创业报告会举行

展开关闭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