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2015年6月6日第A3版
名师心声:让更多青年学子爱上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孟新生
1992年,南阳师院开始非物质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
2003年,南阳师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利用高校教学抢救非遗”的理念;
2009年,国家级社科项目《河南曲艺信息资料数据库》落户南阳师院;
2010年,南阳师院学生表演的南阳大调曲《雪中红梅》获得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提名奖。
说起曲艺传承和濒灭剧种抢救,南阳师院音乐学院教授冯建志先跟记者讲了4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里,冯建志都担当着重要角色。
23年曲艺研究硕果盈枝
除了开展常规教学,冯建志还是文化部“中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的负责人。
早在1992年南阳师院就开始了非物质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当时,冯建志和研究团队一道,对汉代音乐、河南戏曲、河南曲艺与民俗、南阳大调曲和板头曲的曲艺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当时进行这些研究,一是出于个人爱好,二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冯建志坦言,最初接触中原曲艺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想法。后来,发现许多濒危曲种只有65岁到85岁间的老人掌握其唱法,而且几乎没有留下可供传承的资料。
让冯建志痛心不已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抢救濒灭剧种是一种社会责任,抢救步伐刻不容缓。
2003年,冯建志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河南省濒灭剧种研究》,同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利用高校教学抢救非遗”的理念。2009年,南阳师院申请到了创建《河南曲艺信息资料数据库》的国家级社科项目。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搜集了3000G音频、视频资料,陆续出版了《河南濒灭剧种唱腔艺术研究》、《汉代音乐艺术》、《河南曲艺与民俗》、《南阳曲艺艺术》、《河南曲艺信息资料库》、《河南戏曲文物》等研究专著,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围绕非物质文化研究和中原曲艺研究,近年来冯建志先后出版专著5部、研究论文63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规划项目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地厅级项目5项;获省政府社科发展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省社科规划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2005年,冯建志被省教育厅授予“学术带头人”称号。
大调曲走进课堂屡获大奖
板头曲是大调曲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大调曲是中国四大鼓曲之一。2006年5月20日,我市申报的板头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板头曲和大调曲开始走进南阳师院课堂。之后,南阳师院申请到了文化部“中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 并打造了由南阳师院牵头,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南省文化厅、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河南省演艺集团、南阳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等单位参与的“中原文化传承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开展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和教学改革创新,坚持把科研成果和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引进大学课堂,利用教学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邀请南阳师院参与当年6月举办的中国第六届曲艺牡丹奖(长治赛区)比赛。这可是国家级赛事,同台竞技的不是国家一级演员就是国家二级演员,评委全是国家曲艺界知名人士。
传承人青黄不接亟待破题
“南阳师院提出利用高校教学抢救非遗,是一个全新的抢救理念。”“你们做的抢救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非常有价值。”
这是中国戏曲家协会领导和文化部非遗司领导对南阳师院非遗抢救工作的评价。
2013年,浙江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面试现场,冯建志的学生周李清身背三弦进入考场。作为一种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三弦弹奏是南阳师院音乐常规教学的一部分。但三弦在南方并不常见,周李清是唯一一个带着三弦入场的考生。一曲弹罢,周李清实现逆袭,从笔试成绩的30多名,跃升到综合成绩第3名,被浙江音乐学院顺利录取。
前不久,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杜亚雄向周李清抛出了橄榄枝——硕士读完可前往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南阳大调曲。“我们跟周李清进行了对接,毕业后他还会回到南阳师院,从事濒危剧种的传承和教学工作。”冯建志说,虽然道路艰难,但师生携手,一定会好好走下去。
眼下,冯建志手头正忙活的另一件事,是应中国曲艺家协会邀请,为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准备发言稿。从2003年率先提出利用高校教学抢救非遗,到现在很多高校都在从事这一工作,冯建志说,他们会在这条路上走很远,走很久,走很快……3
链接地址:
http://epaper.01ny.cn/http_rb/html/2015-06/06/content_205586.htm